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

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 地球上最早存在的化石

 
 

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?地球上最早存在的化石?
11-3-2011


要深入的探討這兩個問題之前,請各位網友先複習一下原核細胞的光合作用(Photosynthesis)過程: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光合作用都分為光反應(light reaction)以及暗反應(dark reaction)兩部份。

原核細胞光合作用的光反應主要在細胞膜上發生(藍綠藻則是在類囊膜上進行),而原核細胞光合作用的暗反應主要在細胞質液(cytosol)中進行。

真核細胞的光合作用的光反應(light reaction)及暗反應(dark reaction)發生的位置則請看表一。

表一、真核細胞的光合作用光及暗反應進行的場所:


 

       

       

發生場所

葉綠體的類囊膜(thylakoids)請參考圖1

葉綠體的基質(stroma)請參考圖1

   

循環式光磷酸化

非循環式光磷酸化

C3植物的暗反應─Calvin-Benson Cycle

C4植物的暗反應─Hatch-Slack Pathway

景天酸代謝植物的暗反應 (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, CAM plant)

CAM植物=景天酸代謝植物≒肥厚植物(例如鳳梨、仙人掌、某些蘭花等。)

 


本文中將真核細胞葉綠體也附帶寫出,用意只是方便學過光合作用的網友們,相互比較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光合作用的不同而已。

要討論演化上最早出現的生命,理當以較早出現在地球上的原核細胞的光合作用為主。

 

 

       

       

發生場所

葉綠體的類囊膜(thylakoids)請參考圖一

葉綠體的基質(stroma)請參考圖一

   

循環式光磷酸化

非循環式光磷酸化

C3植物的暗反應─Calvin-Benson Cycle

C4植物的暗反應─Hatch-Slack Pathway

景天酸代謝植物的暗反應 (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, CAM plant)

 

 
圖1、葉綠體(Chloroplast)的結構及功能。 一層一層的類囊膜(Thylakoid membranes)堆疊成葉綠餅(granum),是光 反應(light reaction)進行的場所。 基質(Stroma)是暗反應發生的場所。

NADPH菸草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鹽(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),為暗反應所需的重要輔酶。

From:



 
 
2. 生命演化的過程(英文)請各位網友注意作者在3.5Gyrs(也就是35億年前cyanobacteria-like fossils(似藍綠藻化石)後方打了兩個問號。這篇文章要是在下寫的話,我會打上四個問號!欲知為何?請繼續往下觀看…

Hadean Eon─冥古宙  4,6003,850 million years ago(mya)

(46億~38.5億年前)

Archean Eon─太古宙 3,8502,800 million years ago(mya)

(38.5億~28億年前)

Proterozoic Eon─元古宙 2,800650 million years ago(mya)

(28億~6億五千萬年前)


 


本文只強調光反應,因為與主題自營生物的演化密切相關。光反應在鑲嵌於類囊膜上的兩個光合系統(photosystem)中進行,此兩個系統依發現的先後次序命名為:光合系統I(photosystem I, PSI)及光合系統II(photosystem II, PSII)。
每個光合系統主要由三部份組成:


1. 天線複合體(antenna complex):由從20-30個細菌葉綠素天線分子對應一個反應中心;到高等植物的200-300個葉綠素天線分子對應一個反應中心組成。高等植物的天線分子主要是葉綠素a(chlorophyll a)、葉綠素b(chlorophyll b)及類胡蘿蔔素(carotenoids)三種光合色素組成;天線複合體的主要功能為吸收光能。


2. 反應中心(reaction center)或激活中心(activating center):匯集天線分子吸收的光能,用來光解H2O或光解H2S而產生O2或S、H+及電子;再將電子激活到較高的能階。
圖二、天線複合體(antenna complex)及反應中心(reaction center)的簡圖。天線分子吸收光能後,往反應中心匯集。

From: Campbell et al Biology


3. 電子傳遞鏈(Electron Transport Chain, ETC):由高能階往低能階傳遞電子以建立H+電化學濃度梯度,H+在類囊膜內濃度高,pH=4.0,同時類囊膜內帶正電;H+在基質濃度低,pH=8.0,同時基質帶負電。於是H+遵循電化學濃度梯度,由類囊膜內流經ATP合成酶(ATP Synthase)至基質,同時促使ATP合成。最後PSI的ETC將電子及H+交給NADP+而形成NADPH。(請參考圖三&圖四)


PSI之ETC主要由鐵氧化還原蛋白(Ferredoxin, Fd)組成。

PSII之ETC主要由Pheophytin,質體醌(Plastoquinone),細胞色素b6-f複合體(Cytochrome b6-f complex),質體藍素(Plastocyanin)組成。

 


光反應的結果是:

1.分解H2S產生HS以及電子或分解H2O產生HO2以及電子;

2.形成ATPNADPH,供給暗反應合成有機養份之所需。

 



圖三、光合系統II(Photosystem II,PSII)及光合系統I(Photosystem I,PSI) 的電子傳遞鏈(ETC)。
From:Campbell et al Biology



圖四、光反應之綜合圖,由左往右包括光合系統II(PSII),光合系統I(PSI),ATP合成酶(ATP synthase)。
形成於基質(stroma)的ATP、NADPH供給暗反應,參與有機養份合成。
From:http://wiki.ggc.usg.edu/images/1/18/Thylakoid_membrane.png

 


※PSIPSII這兩個光合系統在演化的過程中,是先分別單獨演化形成PSI或單獨演化形成PSII一直到藍綠藻才同時演化形成兩個光合系統,並且綜合在一起運作。

 


※一定必須要兩個光合系統的天線複合體共同匯集光能,才能有足夠的能量來光解H2O產生H、電子及O2。否則只有單獨一個光合系統匯集的光能只能夠光解H2S產生H、電子及S而已。

※這兩點請各位網友務必牢記在心※

因為與誰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?

誰是地球上最早形成的化石?

的討論很有關,有了這些概念之後,我們就可進入主題了。

    誰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?我們可以做一些合理的推測:

1. 應為原核生物。

2. 必須是光合自營原核生物,如非自營生物,當時它如何存活呢。




如果大家同意這兩點推論,古微生物專家們研究的結論認為:最早的光合自營菌是厚壁細菌門(Firmicutes or Heliobacteria)的細菌,原因如下:(主要的五類光合自營細菌請參考圖五)

1. 厚壁細菌門的天線複合體與反應中心為同一個蛋白質,這點與其他光合自營菌皆不同。也可以說這是最簡單的構造,當然也就代表可能是最原始的。
2. 厚壁細菌門及非綠硫菌只有PSI,只能光解H2S產生S。
3. 厚壁細菌門及綠硫菌的反應中心是由一較簡單的同質雙體結構(homodimeric structure)組成,其它光合自營菌則為異質雙體結構(heterodimeric structure)組成,同樣代表的意義是它們較原始,較早演化形成。
4. 只有厚壁細菌門的光合系統是鑲嵌於單層磷脂層中,而其它光合自營菌皆為鑲嵌於雙層磷脂層中。
由以上四點古微生物學家們推測,厚壁細菌門(Firmicutes or Heliobacteria)應是演化上最早形成的光合自營菌。

圖五、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的生物種類及五大類能行光合作用的細菌。

1. Heliobacteria 厚壁細菌
2. Chloroflexales 非綠硫菌
3. Chlobiaceae 綠硫菌
4. Proteobacteria 變形細菌
5. Cyanobacteria 藍綠菌(藻)

Algae 藻類 Plantae 植物
黑色箭頭代表胞內共生說(endosymbiosis theory):指藍綠菌(藻)併入藻類及植物細胞中,形成葉綠體(chloroplast)。
From:http://c431376.r76.cf2.rackcdn.com/11696/fpls-02-00028-HTML/image_m/fpls-02-00028-g011.jpg

可是到了1970年中葉,一群科學家在一種嗜鹽性(Halobacteria)古老細菌細胞膜上,發現更簡單的一種光合作用方式﹝參考文獻1﹞。此種古菌稱為紫色光合自營菌,學名是Halobacterium halobium,它的細胞膜上鑲嵌著一種非常特殊的蛋白質──細菌視紫紅質(Bacteriorhodopsin),如此命名是因為這種蛋白質與我們視網膜中視桿、視錐細胞內的視紫紅質(rhodopsin)相似。這種光合作用簡單到只要靠光子驅動就能立即產生H+電化學濃度梯度,所以「細菌視紫紅質」又稱為「光子驅動的氫離子幫浦(Photon-drived Proton Pump)」。

    也就是說,這種嗜鹽古老細菌,完全

不需要天線複合體來匯集光能,

不需要反應(激活)中心來激活電子,

更不需要電子傳遞鏈(ETC)來傳遞電子建立H電化學濃度梯度

只要光線一照就可以建立H電化學濃度梯度,造成細菌體外H濃度高;細菌體內H濃度低,然後H流經此種古菌細胞膜上的ATP合成酶就可以合成ATP



圖六、古老細菌之嗜鹽菌Halobacterium halobium,紫色細胞膜上的細菌視紫紅質(Bacteriorhodopsin)。抱歉找不到英文的圖,此圖中是哪一國的的文字?在下實在沒概念,只好請各位網友盡量發揮您的想像力了。



可以確定的是上下共八根黃色的結構應是鞭毛(flagella);標示於正中央的上下雙箭頭是指紫色細胞膜(因鑲嵌著細菌視紫紅質而成紫色);畫於細菌右邊偏上方的圓圈應是ATP合成酶。

From:http://samlib.ru/img/o/oleg_w_m/br1rtf/ris2.jpg
如果大家同意,演化的趨勢大致上是由簡單的結構到繁複的結構,那麼這種古菌很可能在厚壁細菌門之前就已經出現於地球上了。所以有關誰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?這個問題要很小心面對,因為很可能隨時會有新的發現,推翻以前的論述。

 

誰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?
1. 1970年中葉以前─厚壁細菌門(Heliobacteria)的細菌。
2. 1970年中葉以後─紫色光合自營菌(Halobacterium halobium)

 


至於第二個問題,到底誰是地球上最早存在的化石?剛好就在今年發表了相當多篇有關此主題的論文,雖然上一篇短文(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?更新版10-17-2011發表)已談了一些,請容許我更深入的探討看看。

首先請各位網友想像一下,在現今地質學家所謂的全新世(Holocene, 1萬年前~至今)能夠採集到太古宙(Archean Eon,大約38億~28億年前)的古微生物化石標本已經相當的不容易,取得後還要辨別鑑定它們的真偽,更是難上加難的一件事。第一點我們可以想到的是標本的數量應不會太多,而且鑲嵌在遂石(chert)中的微生物標本切成薄片用顯微鏡觀察後,就無法恢復原樣了。第二點就算現今生化、分子生物的技術突飛猛進、一日千里,可是到目前,大概還沒辦法檢驗幾十億年前的微生物標本中,到底有沒有光合系統存在?更不用說進一步來區分是光合系統I,還是光合系統II。換言之,現今古生物學家所能做的實驗只是解剖或形態上的辨識,而無法進行生理、生化方面的確認。



請各位網友看一下圖七,這就是上一篇短文中也提到的加州洛杉磯大學(UCLA)蕭夫博士(Dr. William J. Schopf)發表於〈Science〉上論文,於遂石(Apex Chert)中發現的藍綠藻化石光學顯微鏡照片及翻畫的圖。光憑這樣的型態觀察,蕭夫博士在1993年〈Science〉上的論文中提到他可區分出11種存活在35億年前的藍綠藻(cyanobacteria)﹝參考文獻6﹞,而這圖中是其中的若干種類。蕭夫博士(Dr. Schopf)文章發表之後,一開始古生物學家的態度是存疑的,一段時間之後,由於Dr. Schopf自己的著書立說﹝參考文獻4,5﹞,及一些科學家的推波助瀾﹝參考文獻2﹞,很多科學家就認為是演化史上的金科玉律了。包括國立編譯館的編輯委員們也如此認定,於是國中生物的教科書就出現了這樣的文字:「最早的化石發現於西澳,是35億年前的藍綠藻化石。」不僅如此,有些國外出版的大學教科書也都如此引用呢!



圖七、到目前為止,相當著名或惡名昭彰(famous or infamous)的地球上最早存在藍綠藻化石的光學顯微鏡照片及翻畫的圖。

From: Schopf, J. W. 1993 Microfossils of the early Archaean Apex Chert: new evidence for the antiquity of life. Science 260:640–646.
一直到了2002年牛津大學(Oxford University)的Martin D. Brasier博士的團隊,來到西澳與Schopf博士同樣的採集地點(請參考圖八),而且做了更廣範圍的採集。在上一篇短文本人也有提到,Dr. Brasier團隊做了更多,更精細的分析之後,認為那些看來像是微小化石(microfossils)的結構,其實只是石墨(graphite)經長時間地質變化後的次級產物(secondary artefacts)而已。所以只能說是微小的結構(microstructures),而非微小的化石(microfossils)。




圖八、Martin D. Brasier博士團隊發表在2002年3月7日〈Nature〉科學期刊論文的第一個圖。標明當年Dr.William J.Schopf採集標本的位置4及Dr.Brasier團隊他們的採集範圍1~9。


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,古生物學家幾乎都同意,原始地球大氣層中是不含氧氣的。原始地球大氣層的氧氣濃度一直要到22億~20億年間才明顯的增加。 如果在35億年前,藍綠藻(菌)就已經演化出現在地球上,而許多人都知道,藍綠藻是繁殖速度非常快的原核生物,因此似乎用不著十幾億年歲月的累積,才能夠明顯的增加大氣層的氧氣濃度吧?

今年(2011年)8月21號出版的〈Nature Geoscience〉上有一篇論文標題為《34億年前西澳洲岩石中以硫為代謝物質細胞的微小化石》;《Microfossils of sulphur-metabolizing cells in 3.4-billion-year-old rocks of western Australia.》﹝參考文獻11﹞是牛津大學(Oxford University) 的Dr. Martin D. Brasier與西澳大學(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)的Dr. David Wacey等科學家共同發表的,蠻巧合的是他們採集標本的位置,離當年Dr. Schopf團隊的採集位置只相距20英哩。經過反復的確認後,他們的結論認為:34億年前的細菌應該是以H2S等硫化物光解產生的電子、ATP及輔酶,用於合成有機養份。

這樣的論點顯然比較契合「較原始的細菌只有一個光合系統,匯集的光能只能光解H2S」的概念。而藍綠藻(菌)具有兩個綜合在一起的光合系統,怎樣都很難想像演化之初就可一蹴而即。

許多文獻上都說牛津大學以Brasier博士為首的團隊,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(UCLA)以Schopf博士為首的團隊,兩者間的筆戰已持續了超過十年,兩所都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大學,兩位教授也都是相當優秀的古生物學者,以我這學生命科學的門外漢而言,本來實在沒有資格去評斷他們誰是誰非,像Brasier團隊發表於〈Nature Geoscience〉上的論文﹝文獻11﹞,我看了好幾遍,看懂得部份不會超過三分之一。


如果網友您常常看國內國外的科學期刊,編輯們很喜歡將題目相似而論點不同的兩篇文章編輯在一起,像2002年的〈Nature〉期刊Dr. Schopf論文擺在73-76頁﹝參考文獻9﹞;Dr. Brasier的論文就擺在76-81頁﹝參考文獻10﹞,個人覺得是非常好的安排。主編的意思應該是要讓讀者們自行了解或自行判斷孰是孰非,於是請容許我也效法他們一下吧,到底誰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化石?到底是藍綠藻還是嗜硫細菌?聰明的網友們,有興趣的話請你們看過這兩個團隊的論文後,也可以考慮一下,自行來決定看看,誰的論點較正確合理呢?

Dr. Brasier 2002年發表於〈Nature〉的論文網址如下:http://www.nature.com/nature/journal/v416/n6876/full/416076a.html
Dr. Schopf 2002年發表於〈Nature〉的論文網址如下:http://www.nature.com/nature/journal/v416/n6876/full/416073a.html
不過如果看了以上的文章,憑著推理和直覺(hunch)您會發覺我是傾向贊同Brasier博士團隊的論點。


參考文獻:



1. Stoeckenius W.1976 The Purple membrane of salt-loving bacteria.Scientific American,234(6): 38-46.

2. Schopf, J. W. & Walter, M. R. 1980 Archaean microfossils and ‘microfossil-like’ objects—a critical appraisal. In 2nd Int. Archaean Symp. Perth. (eds. J. E. Glover & D. I.Groves), pp.23–24. Australia: 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,(Abstr).

3. Schopf, J. W. & Packer, B. M.1987 Early Archean (3.3 billion to 3.5 billion-year-old) microfossils from Warrawoona Group, Australia. Science 237:70−73.

4. Schopf, J.W. 1992a The oldest fossils and what they mean. In Major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life (ed. Schopf J. W.), pp. 29–64. Sudbury, MA, USA: Jones and Bartlett.
5. Schopf, J. W. 1992b Paleobiology of the Archaean. In The proterozoic biosphere: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(ed. Schopf J. W. & Klein C.), pp. 25–39. New York, NY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
6. Schopf, J. W. 1993 Microfossils of the early Archaean Apex Chert: new evidence for the antiquity of life. Science 260:640–646.

7. Schopf, J. W.1994 in Early Life on Earth (ed. Bengtson, S.) 193−206 (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, New York).

8. Schopf, J.W. 1999 The cradle of life. New York, NY: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. 367 p.9.

9. Schopf, J. W., Kudryavtsev, A. B., Agresti, D. G., Wdowiak, T. J. & Czaja, A. D. 2002 Laser-Raman imagery of Earth’s earliest fossils. Nature 416:73–76. (doi:10.1038/416073a)

10. Brasier M. D., Green O. R., Jephcoat A. P., Kleppe A. K., Van Kranendonk M. J., Lindsay J. F., Steele A.& Grassineau N. V. 2002 Questioning the evidence for Earth's oldest fossils. Nature 416:76-81.(doi:10.1038/416076a)

11. Wacey D., Kilburn M. R., Saunders M., Cliff J. & Brasier M. D. 2011 Microfossils of sulphur-metabolizing cells in 3.4-billion-year-old rocks of western Australia.Nature Geoscience 4:698-702.( doi:10.1038/ngeo1238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